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上诉复核程序和审判行文等问题的批复

作者:法律资料网 时间:2024-05-19 18:18:14   浏览:8429   来源:法律资料网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上诉复核程序和审判行文等问题的批复

最高人民法院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上诉复核程序和审判行文等问题的批复

1950年4月5日,最高人民法院

平原省人民法院:
上年行字第50号来函收悉,逾时维久,乃兹就所询各节分别复告如下:
一、前华北人民政府法行字第4号通令规定审级内称“一般案件即以二审为止”,系指前华北人民法院为第二审即终审之案件而言。故来呈所举两种认识,我们认为第二种认识是对的。
二、省分院就死刑上诉案件所为判决,不改当事人曾否依上诉期限提起上诉,均以经由省法院核转最高人民法院复核为宜。
三、关于审判问题(包括死刑案件)之呈与否,如省府无相反之表示,可不经省府,由省院与分院分别为之,以省手续。
四、法院组织法正在有关机关拟定中,关于检察部门省、县建制问题,最高人民检察署已有决定。
五、前太行人民法院就安阳、新乡两市房屋问题向前华北人民政府提出之专题报告,本院在华北人民法院移交档案中查寻无着。如目前尚有待于指复,可由你院再将原文抄送一份。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信阳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转发信阳市下岗失业人员小额担保贷款回收办法(暂行)的通知

河南省信阳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信阳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转发信阳市下岗失业人员小额担保贷款回收办法(暂行)的通知



信政办〔2005〕97号


各县、区人民政府,各管理区、开发区,市人民政府各部门:

鉴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等六部门关于《信阳市下岗失业人员小额担保贷款回收办法(暂行)》已经市政府同意,现转发给你们,请结合各自实际,认真研究执行。



二○○五年九月二日


2信阳市下岗失业人员小额担保贷款回收
办 法(暂 行)
(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 人行信阳市中心支行 市财政局
市工商局 市地税局 市房管局)



第一条 为规范小额担保贷款运作,防范资金风险,继续扶持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根据《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落实和完善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扶持政策的若干意见》(豫政〔2003〕27号)和《河南省下岗失业人员小额担保贷款实施办法》(豫劳社就业〔2003〕21号)的精神,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小额担保贷款,是指由再就业小额贷款担保机构提供担保,为实现再就业的下岗失业人员或安置下岗失业人员达到一定比例的企业所申请的小额贷款。

第三条 回收小额贷款的方式按国家有关规定及合同约定执行。

第四条 担保机构会同受托银行、依托街道社区建立有效的贷款回收机制。社区居委会、街道办事处劳动保障机构要积极配合担保机构和经办银行回收本辖区内的到期小额担保贷款。对即将到期的个人贷款,由担保机构提前60天将还款通知书送达借款人及其担保人;对即将到期的企业贷款,由担保机构提前3个月将还款通知书直接送达企业法人,保证按时回收。

第五条 贷款到期未按时归还的,或贷款挪作它用的,经办银行和担保机构应通过各种有效手段清收贷款。担保机构应及时向借款人及担保人发出《贷款催收通知书》。对恶意拖欠贷款的借款人,由街道社区劳动保障机构在社区内进行公开曝光。劳动保障部门负责收回其持有的《再就业优惠证》,并及时通知工商、税务等有关部门,按照有关规定取消其享受再就业扶持政策的资格。经办银行和担保机构共同履行贷款清收责任。

第六条 借款人恶意逃债的,由担保人承担偿还责任。按照合同约定,担保机构及时将《贷款催收通知书》和《代偿通知书》直接送达担保人所在单位,所在单位负责出具担保人月工资额证明,担保中心签署意见后送交财政部门,由财政部门从担保人月工资中代扣;没有在财政部门代发工资的担保人,所在单位按上述规定代扣,直至所有债务偿清为止。

第七条 以财产抵押而逾期未还的贷款,由担保机构将《贷款催收通知书》和《代偿通知书》送达抵押人。抵押人与抵押权人以协议形式将抵押物折价或变卖,用于清偿债务;未能达成协议的,抵押权人通过法律手段解决。

第八条 贷款到期后,借款人仍未偿付贷款本息的,银行应依照《担保合同》规定出具《代偿通知书》,并提供相关证明,担保机构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担保法》的有关规定代位清偿,担保机构清偿后,由担保人按照约定向担保机构承担保证责任。确因经营需要或其它原因无力按时还款的,借款人应提前30日提出展期申请,经担保中心同意继续提供担保、经办银行核实后可展期一次,展期期限不得超过一年,展期期间财政不贴息。展期本金和利息由担保中心配合经办银行清收。

第九条 担保机构收到《代偿通知书》和相关证明文件后,对贷款发放、监督管理和债务追索等程序进行认定。对符合代偿责任的,由担保机构出具相关证明材料,报财政部门核准后,向经办银行开出《同意代偿通知书》,办理代偿资金拨付手续。代偿资金从担保基金本金中垫支,代偿资金限于尚未清偿的贷款本息。

第十条 银行有下列情况之一的,担保中心有权拒绝承担担保责任:
㈠未在规定时间内向担保中心提交《代偿通知书》的;
㈡未经担保中心书面同意变更借款合同的;
㈢未经担保中心同意延长借款人贷款期限的;
㈣未经担保中心同意允许借款人转让债务的。

第十一条 本办法由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负责解释。

第十二条 本办法自发文之日起实施。


口头约定“三至四年后归还”的借款的
诉讼时效应如何计算

陆燕红 江苏省南通市中级人民法院


案情:
1994年9月,被告刘某因经营需要向原告顾某借款9000元,双方在借据上约定了借款利息,同时还口头约定:该款于三至四年后归还。2004年2月,顾某为此向法院提起诉讼,其自称从1998年底每年均向刘某主张过权利,但不能提供每年向刘某主张权利的证据。后又否认曾向刘某主张过权利的事实。刘某则辩称,双方口头约定三四年后归还是事实,但顾某从借款至今从未向我主张过权利。后刘某又辩称顾某曾在1998年向其主张过权利。刘某还称借款后其曾向我购买过楼板,已经抵算结清。顾某也承认向刘某购过楼板,但以现金方式支付结清。
分歧:双方对是否曾主张过权利前后均作了不同的陈述和辩解,其实双方不同的诉辩主张是围绕对口头约定“三至四年后归还”的不同理解而进行的。所以本案中该口头约定该如何理解?本案究竟是借款期限明确还是借款期限约定不明?本案中关于原告刘某的债权是否已逾诉讼时效期间?对此在审理中形成了二种意见:
第一种意见认为,从该约定看,履行期限应为三或四年后的任何时间,此种履行期限是不明确。诉讼时效期间从知道或应当知道权利被侵害时起算,现无证据证明原告主张过权利,原告因此不可能知道其权利受到了侵害,诉讼时效期间还未开始,原告的债权当然未逾诉讼时效期间。
第二种意见认为, 该口头约定中应理解为借款期限为三至四年,不属于对还款期限约定不明。原告的起诉超过了诉讼时效。
笔者同意第二种意见:理由如下:
1、借据是一种特殊的书面借款合同,也应适用我国《合同法》的补缺规则。借款人向出借人借款,出借人同意并给付款项,双方通过协商达成了一致意见后,由借款人向出借人出具借据。该借据体现了双方的意思表示,亦即双方当事人达成了一致的协议,符合合同的法律特征,所以借据是一种特殊的书面借款合同。《合同法》第六十一条规定:“合同生效后,当事人就质量、价款或者报酬、履行地点等内容没有约定或约定不明,可以协议补充;不能达成补充协议的,按照合同有关条款或者交易习惯确定。”这是《合同法》解决合同条款缺陷的两种方式:一是协议补缺,二是规则补缺。合同补缺不是毫无根据的乱补,它根据公平、诚信、合理的原则,依照合同条款或者交易习惯,基于合同或者交易行为的整体内在逻辑的一致来确定。其中交易习惯既包括某种行业或者交易的惯例,也包括当事人间已经形成的习惯法。所以本案中双方对“三至四年后归还”的约定有分歧,笔者认为可从民间借款通常所具备的交易习惯来进行判断和确定。
2、该口头约定三至四年后归还,因为口头约定一般不如书面的约定严谨,法官也不能要求每一个公民具备同自己一样的法律意识,所以对此口头约定,法官应从当时当地的语言习惯及交易习惯上去理解。对该约定从一般人的一般理解应为:三或四年内原告不得主张权利,借款期限应为三年或四年,从保护债权人利益出发,应从宽理解为借款期限为四年。而且,如果少了这个“后”从语法上存在错误,“三至四年归还”究竟是“之内”还是“之外”呢?仍会存在状语意思表达不明的情况。庭审中本案双方当事人的对在三至四年内原告不能主张权利的理解一致,所以,对口头约定的理解应作常识性理解,笔者认为,本案中的该约定应理解为一个借款期限即1994年9月13日至1998年9月12日止,1998年9月13日起,原告即知道也应当其权利受到侵害,并从此时计算两年的诉讼时效,所以原告在2004年起诉显然超过诉讼时效。
3、本案的情况区别于借款期限不明的情况。根据《合同法》的规定:对借款期限没有约定或约定不明确,依照本法第六十一条的规定仍不能确定的,借款人可以随时返还;贷款人可以催告借款人在合理期限内返还。该规定说明了如果经过六十一条补缺解释仍不能明确的,则债权人在20年内的任何时候,向债务人主张权利之后,债务人不自动履行,均可以在此之后的两年内再向法院起诉而不超过诉讼时效。但超过20年,就不再受法律保护,而不管债权人是否知道自己权利受到侵害。所以,本案经过补缺解释之后,对借款的期限是明确的,所以并不适用《合同法》第六十一条之规定。
4、双方都承认,原告顾某在此笔借款后向刘某购过楼板,双方对楼板的付款情况并无证据证实,法官可从一般情理上分析,在被告尚欠原告借款的情形下,原告再向被告支付现金的可信度比较低。因此,双方的对曾购过楼板的事实的陈述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法官的自由心证。所以,笔者认为该口头约定可理解为借款期限为四年,原告主张超过诉讼时效。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