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市建设工程招标投标实施办法

作者:法律资料网 时间:2024-05-24 06:23:01   浏览:9645   来源:法律资料网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广州市建设工程招标投标实施办法

广东省广州市政府


广州市建设工程招标投标实施办法
广州市政府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加强本市建设工程招标投标管理,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根据《广东省建设工程招标投标管理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等有关规定,结合本市的实际情况,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凡在本市行政区域内进行建设工程招标投标活动适用本办法。
第三条 本办法所称建设工程招标投标包括项目总承包、设计、施工、建设监理的招标投标。
第四条 建设工程招标投标应坚持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
第五条 双方当事人依法进行的建设工程招标投标活动,受国家法律保护。

第二章 机构与职责
第六条 广州市城乡建设委员会(简称市建委)是本市建设工程招标投标的主管部门。市、区和县级市建委在招标投标管理工作的主要职责是:
(一)贯彻执行国家有关建设工程招标投标的法规和方针、政策,制定建设工程招标投标的具体实施办法。
(二)监督检查有关建设工程招标投标活动,总结交流经验。
(三)依权限审批招标机构的资格。
(四)复议不服招标管理机构所作的行政裁决的案件。
第七条 市建委设立“广州市建设工程招标中心”(以下称市招标中心),负责全市建设工程的招标投标管理工作和本办法的实施。
市属区、县级市建委以及享有县级以上经济管理权限的经济区应设立工程招标管理机构,依审批管理权限负责建设工程项目的招标投标管理工作,接受市招标中心的业务指导。
第八条 招标管理机构的主要职责是:
(一)对申请主持项目招标的建设单位实施资格审查。
(二)审查招标申请书和招标文件。
(三)审定标底。
(四)监督开标、评标、定标。
(五)裁决建设工程招标投标的纠纷和定标结果。
(六)对违反招标投标规定的行为实施处罚。
(七)对中标的建设工程实行跟踪并监督承发包合同的签订和履行。

第三章 范围与条件
第九条 凡属新建、改建、扩建和技术改造的建设工程都要按下列规定实行招标:
(一)大、中型建设工程项目,实行项目总承包或建设监理的招标。
(二)重要的公共建筑、高层建筑、开发小区、街景和广场的规划及重点建设工程,实行设计招标。
(三)建筑面积2000平方米或工程造价在200万元以上的建筑、装饰、安装工程及工程发包价在300万元以上的能源、交通建设(包括公路、铁路、市政、航道、码头、堤岸等)工程,均应实行施工招标。
(四)中外合资的建设工程项目参照本办法进行招标。
第十条 申请主持项目招标的建设单位应具备下列条件:
(一)法人、依法成立的其他组织。
(二)有与建设工程项目招标活动相适应的工程技术、建筑经济管理人员。
(三)具有组织编制招标文件、开标、评标、定评的能力。
不具备上述条件的建设单位,可委托有资格的单位代理组织招标,并签订委托协议书。
第十一条 建设单位主持项目招标工作,必须按本办法第十条规定条件,向招标管理机构提出书面申请。如资料齐全的,招标管理机构应在7日内批复并报建委备案。
第十二条 申请参加建设项目总承包、设计、施工、监理投标的企业应具备下列条件:
(一)持有当地建设行政主管部门颁发的企业资质证书(或批准件)和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核发的法人营业执照。
(二)持有《广州地区建设工程承包企业许可证》(以下称承包许可证)。
(三)经市建委核定的承包范围应符合招标工程的技术要求等级。
第十三条 建设工程实施招标必须具备的条件:
(一)实行设计招标的,其计划(设计)任务书或可行性研究报告已获批准,并具有设计所必需的可靠基本资料。
(二)实行建设项目总承包招标的,应具有获批准的计划文件或计划(设计)任务书并落实了建设资金和地点。
(三)实行建设监理招标的,其计划(设计)任务书或初步设计已获批准并已确定了工程建设的主要技术工艺要求。
(四)实行施工招标必须具备开工条件,领取了计划和报建等有关证件,提供能满足施工需要的施工图纸、技术资料以及经批准的招标文件。
第十四条 实行建设项目招标的建设单位享有下列权利:
(一)按照有关规定程序,有权组织招标活动。
(二)根据投标企业资质等级,有权按规定选择和确定投标单位。
(三)根据有关评标原则和价格管理规定,在同等条件下有权选定中标价格和中标单位。
第十五条 工程项目招标可以全部工程一次招标、单项(幢)工程招标或特殊专业工程招标。如特殊需要又具有条件的工程,经招标管理机构批准,可分开基础和上盖建筑物两部分进行招标。
第十六条 建设工程可分别采取下列方式进行招标:
(一)公开招标,由招标单位通过报刊、广播电台、电视或其他有效途径发布招标公告实行的招标。
(二)邀请招标,由招标单位向技术资质符合工程要求的单位发出招标的邀请。
(三)议标,不适宜公开招标和邀请招标的,经招标管理机构批准可实行议标。

第四章 招标投标程序
第十七条 建设工程招标投标的程序:
(一)由招标单位向招标管理机构领取《招标申请表》,招标单位编制招标文件,应按总承包、设计、监理、施工的不同类别编制。并连同《招标申请表》送招标管理机构审定后,发出招标通知。
(二)投标单位可选择符合自己承包能力的招标工程直接向招标单位提交参加投标的申请。
(三)投标单位申请经招标单位认可后,应提交有关证明文件,由招标单位进行资质验证。
(四)招标单位通知投标单位领取招标文件及设计图纸、技术资料,投标单位领取时,须向招标单位缴交500元至1000元的投标保证金,双方同时踏勘现场。
(五)投标单位领取招标文件后,拟订询问提纲,做好参加招标会议的准备。
(六)招标单位应按分工组成评标小组,其中市属局(总公司)的建设工程及区属项目中建筑物的层数超过15层以上的,邀请市招标中心、市建行、建设项目主管部门、经办建设银行支行共同派人组成;区属建设工程的层数在15层(含15层)以下的,邀请区招标管理机构、经办
建设银行支行、项目主管部门共同派人组成;县级市属的建设工程邀请县级市招标管理机构、经办建设银行支行、项目主管部门共同派人组成。
(七)召开招标会议。招标单位主持,评标小组全体成员、投标单位参加,介绍招标工程情况,解答投标单位提出的咨询疑点,作出招标会议纪要,并作为招标文件的补充资料。
(八)招标单位在招标会议结束后,应组织人员编制标价。没有能力的,可委托有编制能力的单位代编。编制施工招标的标价,应按投标企业不同等级,依据招标文件内容要求、设计图纸、资料及现行国家定额单价、材料设备供应渠道、责任及建设期人工、材料、机械台班等价格变动
因素、现行定额外各种必需的施工费用及其他不可预见费用编制;外商投资和中外合资建设工程项目可按本办法或按量价分离办法编制。
(九)投标单位在招标会议结束后15日内,按招标文件要求,编制施工组织设计和投标价并填写标书,盖好印鉴,密封后,按时送交招标单位;招标单位接收标书时应再次密封,并加盖印鉴,签发回收条,按机密件妥善保管。
(十)招标单位应在投标单位送交标书时限截止后,于审标会议前7日至10日把招标文件、标价编制资料(包括计算书)送交评标小组全体成员;并按约定时间召开标价审查会议审查标价,必要时通知负责编制人员列席。
(十一)招标单位主持召开开标会议,评标小组全体成员、投标单位参加。招标单位应当众复验标书密封情况和印鉴是否合法,宣读标书内容,公布标底;对未密封的标书、无法人和法定代表人委托的代理人和印鉴、未按规定的格式填写或内容不全、字迹模糊、辨认不清的,以及未按
规定的时间报送投标书、投标单位不按时或不参加开标会议的,投标书作废。
(十二)评标小组评定中标单位,评定时应按平等竞争、公正合理的原则进行综合评定并报招标管理机构审定签发《中标通知书》。
设计、总承包、监理、施工各类的评定依据由市招标中心另行规定。
(十三)招标单位接到《中标通知书》后,应向非中标单位收回招标图纸、文件资料,发给500元至1000元的补偿金,并如数退回投标保证金。
(十四)建设单位持《中标通知书》到建委办理《广州市建设工程施工许可证》(以下称施工许可证),并与中标单位签订承发包合同。
第十八条 采用议标方式进行招标的,按以下程序办理:
(一)招标单位编写议标方案。
(二)提出申请议标报告,由项目主管部门加具意见后,连同议标方案报招标管理机构审批,招标管理机构应在5日内批复。
(三)招标单位通知2个至3个议标单位领取图纸、资料,议标单位应按规定时限报送标书。
(四)招标单位邀请招标管理机构、经办建设银行和主管单位共同审查标价和对标书进行评议,确定中标单位,其时限不得超过20日。
(五)由招标单位将议标结果书面报招标管理机构审核,经审核后。发出《中标通知书》;议标的有关保证金和补偿费等事项的处理,参照本办法第十七条中的有关规定执行。
第十九条 招标活动费用的收取,根据国家和省的有关规定办理。

第五章 招标工作的管理
第二十条 招标单位对经审批已发出的建设工程招标文件,不得擅自变更内容或增加附加条件,确需变更和补充的,须在招标会议后5日内报招标管理机构批准,并在投标截止日期的前7日送达参加投标的单位。
第二十一条 招标单位对招标工程标底已经审定的,应按时组织开标。如确需延期的,应将标底密封保存至开标时,所有接触标底的人员均负有保密责任,不得泄露,投标单位不得以任何手段去获取标底。
第二十二条 投标单位在投标中必须按要求如实填写标书,不得恶意串通,哄抬标价,扰乱招标投标秩序。
第二十三条 投标单位中标后,经建委批准可按专业或分部、分项的原则,将工程分包给技术资质符合工程要求的单位,签订分包合同,明确双方权利和义务。中标单位应对建设单位负责,分包单位应对中标单位负责。
中标单位和分包单位不得倒手转包工程,如违法转包造成的经济损失,由倒手转包工程的单位负责。
第二十四条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以征地拆迁、设计、垫资承接任务、介绍建设用地等为条件,要求建设单位将应实行招标的工程以不通过招标发包给其指定的单位承包。
第二十五条 未在本市依法登记注册的境外公司申请参加投标的,应向市建委办理投标资格审批手续,获准后方可参加。
第二十六条 由县以上政府确认的抢险救灾、支援边远地区、中小型水利、水电建设和科研试验、保密等特殊工程项目不宜招标的,均由建设单位提出报告,经项目主管部门加具意见,报建委批准后办理《施工许可证》。
第二十七条 通过招标或议标后中标的工程,均按现行施工任务审批管理权限,分别到市、区、县级市建委办理《施工许可证》。凡未领取《施工许可证》的工程,不得签订承发包合同,建设银行不予拨款,有关部门不予办理《施工标牌》。
第二十八条 在招标投标活动中发生纠纷,可自行协商解决,也可由招标管理机构调解。调解无效时,可通过诉讼解决。

第六章 罚 则
第二十九条 按规定应实行招标的工程,未经建委批准擅自施工的,由招标管理机构提请经管建委给予通报批评,责令限期停工,补办手续,并按建筑市场管理有关规定给予处罚。
第三十条 泄露标底影响招标投标工作正常进行的,终止该项目的招标,签订的合同无效,重新组织招标或商定施工单位,并分别情况由招标管理机构按以下规定予以处罚:
(一)招标单位泄露标底,开工前被查实的,原标底作废,造成的经济损失由招标单位承担;开工后被查实的,予以通报批评,并处以10万元以上20万元以下的罚款。
(二)投标单位接受泄露标底报价而中标的,开工前被查实的,其中标无效;开工后被查实的,终止合同履行,由此造成的经济损失由投标单位承担。
(三)泄露标底的直接责任人,没收其违法所得,并处以5000元至10000元的罚款;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由司法机关追究其刑事责任。
第三十一条 违反本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依权限由招标管理机构按以下规定处理:
(一)投标单位串通哄抬标价,扰乱招标投标秩序,致使无法进行招标投标和定标的,取消其对该项目的投标资格,并按底标价千分之一处以罚款。
(二)招标定标后,招标单位和中标单位任何一方拒绝签订承发包合同的,按定标价百分之五处以罚款。
(三)中标单位或分包单位倒手转包工程的,其转包合同无效。如已开工的,责令其停工,没收非法所得,并按标价额千分之一处以罚款,由此造成的经济损失由责任者承担。
第三十二条 当事人对处罚决定不服的,可以在收到通知书之日起15日内向作出处罚决定的上一级机关申请复议,也可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对复议决定不服的,在收到复议决定之日起15日内向人民法院起诉。逾期不申请复议,不向人民法院起诉,又不履行决定的,由作出处罚机
关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第三十三条 建设单位经办人员利用招标权收受贿赂的,给予行政处分;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由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
投标企业为取得中标进行行贿的,取销其该工程项目的投标资格,直至停止该企业一年的投标资格;责任人触犯刑律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三十四条 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或招标管理机构工作人员徇私舞弊、泄露标底、索贿受贿的,给予行政处分、调离工作岗位;构成犯罪的,由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

第七章 附 则
第三十五条 广州市城乡建设委员会可根据本办法制订具体工作细则,报市政府备案。
第三十六条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施行。市建委1986年8月18日印发的《广州市建设工程施工任务招标投标工作细则》及其有关补充规定同时废止。




1995年6月10日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安徽省城市房屋拆迁管理实施细则

安徽省人民政府


安徽省城市房屋拆迁管理实施细则


 (1992年7月27日安徽省人民政府令第36号发布 根据1997年12月25日安徽省人民政府令第99号 第一次修正发布 根据2001年2月15日安徽省人民政府令第132号第二次修正发布)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根据国务院《城市房屋拆迁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第四十二条的规定,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细则。


  第二条 凡在本省城市规划区内国有土地上,因建设需要拆迁房屋及其附属物的,必须遵守《条例》和本细则。


  第三条 省建设行政主管部门主管全省城市房屋拆迁工作。
  市、县房地产行政主管部门(以下称房屋拆迁主管部门)主管本行政区域内的城市房屋拆迁工作。


  第四条 市、县人民政府应加强对城市房屋拆迁工作的领导。城市规划、计划、公安、土地、工商行政管理等部门和街道办事处应按照各自的职责,配合房屋拆迁主管部门做好房屋拆迁管理工作。

第二章 房屋拆迁一般规定





  第五条 单位或者个人需要拆迁房屋,必须持下列文件向市、县房屋拆迁主管部门申请:
  (一)建设项目的批准文件;
  (二)市、县城市规划部门核发的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
  (三)拆迁计划和拆迁方案。


  第六条 房屋拆迁涉及土地使用权变更的,拆迁人应按规定到土地管理部门申请用地,办理土地使用权变更登记手续。


  第七条 房屋拆迁主管部门接到拆迁申请后,必须在15日内作出审批决定。准许拆迁的,发给房屋拆迁许可证。
  房屋拆迁许可证文本,由省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统一制发。


  第八条 房屋拆迁许可证发放后,房屋拆迁主管部门应及时做好下列工作:
  (一)将拆迁人、拆迁范围、搬迁期限等以房屋拆迁公告等形式公布;
  (二)通知有关部门暂停办理拆迁范围内房屋权属变更登记和抵押;
  (三)通知公安部门暂停办理拆迁范围内居民的入户和分户;
  (四)通知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暂停核发拆迁范围内的营业执照;
  (五)及时向被拆迁人做好宣传解释工作。
  除本细则第九条规定外,有关部门接到房屋拆迁主管部门的通知后办理的各项手续,均不得作为拆迁补偿安置的依据。


  第九条 拆迁范围公布以后,因出生、毕业、婚嫁、军人复转退、刑满释放、劳教期满等原因,确需拆入拆迁范围内或分户的,必须经被拆除房屋所在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批准。公安部门应将入户、分户情况及时通知拆迁人和房屋拆迁主管部门。


  第十条 房屋拆迁公告公布后,拆迁人与被拆迁人应当根据市、县人民政府规定的补偿安置标准,签订补偿安置书面协议。协议应当包括以下内容:
  (一)拆迁补偿形式和补偿金额;
  (二)安置用房面积和安置地点;
  (三)搬迁过渡方式和过渡期限;
  (四)违约责任;
  (五)双方认为需要订立的其他条款。


  第十一条 各市、县人民政府可以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制定本地区拆迁房屋补偿、安置的具体标准和临时安置补助费标准、搬家补助费标准。


  第十二条 拆迁人与被拆迁人对补偿形式和补偿金额、安置用房面积和安置地点、搬迁过渡方式和过渡期限,经协商达不成协议的,应当向批准拆迁的房屋拆主管部门申请裁决。被拆迁人是批准拆迁的房屋拆迁主管部门的,由本级人民政府裁决。
  裁决机关应当自受理裁决申请之日起30日内作出裁决;情况复杂,不能在规定期限内作出裁决的,经裁决机关的负责人批准,可以适当延长,并告知拆迁人和被拆迁人,但是延长期限最多不超过30日。


  第十三条 房屋拆迁主管部门进行裁决时,必须制作裁决书。裁决书的内容应包括:
  (一)当事人的姓名(名称)、住(地)址;
  (二)提请裁决的事实;
  (三)裁决的结果及法律依据;
  (四)当事人对裁决不服时的权利。
  裁决书式样由省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统一规定。


  第十四条 由当地政府统一组织拆迁的,应进行统一规划、统一拆迁、统一补偿安置。拆迁事务由取得《房屋拆迁资格证书》的单位承担。
  拆迁人委托拆迁的,被委托拆迁人应当是取得《房屋拆迁资格证书》的单位。被委托拆迁人接受委托拆迁后,应当与拆迁人签订委托拆迁合同。


  第十五条 在房屋拆迁公告或裁决规定的拆迁期限内,被拆迁人无正当理由拒绝拆迁的,由批准拆迁的房屋拆迁主管部门报请同级人民政府责令限期拆迁;逾期不拆迁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责成有关部门强制拆迁,或由房屋拆迁主管部门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拆迁。
  有关部门实施强制拆迁时,执行人员应制作现场记录,记明强制执行过程和搬迁的财物。现场记录由执行人、被执行人和被拆除房屋所在地街道办事处派出的见证人签名。被执行人拒绝签名的,应在现场记录中注明。


  第十六条 拆迁完成后,拆迁人须持有关资料到房屋拆迁主管部门办理房屋拆迁验收手续,验收合格后,方可到规划部门领取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


  第十七条 房屋拆迁后,原房屋的所有权人应到当地房地产管理部门办理房屋所有权注销手续。新建房屋的所有权人,应及时到房地产管理部门办理所有权登记手续。


  第十八条 下列资料由房屋拆迁主管部门收集归档:
  (一)房屋拆迁、建设的有关批准文件;
  (二)拆迁计划和拆迁安置方案;
  (三)拆迁范围内房屋结构、产权及人口居住情况资料;
  (四)补偿安置协议书副本和委托拆迁合同副本;
  (五)拆迁过程中的检查处理文件;
  (六)与拆迁有关的建设项目竣工文件。

第三章 拆迁补偿





  第十九条 拆迁补偿实行产权调换、作价补偿,或者产权调换和作价补偿相结合的形式。


  第二十条 产权调换按偿还房屋和被拆除房屋建筑面积一比一的比例计算。以新建楼房补助平房的,补偿的面积可以适当增加,但增加部分不得超过原房屋建筑面积的百分之十。
  房屋建筑面积以有效产权证明记载的数据为准。


  第二十一条 作价补偿金额按照被拆除房屋的重置价格结合成新结算。


  第二十二条 以产权调换形式偿还的私有和单位自管住宅房屋,偿还建筑面积与原建筑面积相等的部分,按重置价格结算结构差价;偿还建筑面积超过原建筑面积的部分,在安置标准内的,按重置价格结算,超过安置标准的,按商品房价格结算;偿还建筑面积不足原建筑面积的部分,按重置价格合成新结算。


  第二十三条 拆除房管部门直管住宅房,一律实行产权调换。偿还房屋提高结构质量增加的费用和在安置标准以内增加的面积,不另行补偿。


  第二十四条 拆除产权所有人不明的房屋,由房屋拆迁主管部门公告,并按本细则有关规定补偿。逾期无人请求产权的,偿还的房屋和补偿款,由房屋拆迁主管部门代管。


  第二十五条 拆除无《房屋所有权证》的房屋,不予补偿。

第四章 拆迁安置





  第二十六条 对被拆除房屋的使用人,应当根据城市规划对建设地区的要求和建设工程的性质,按照有利于实施城市规划和城市旧区改建的原则,实行原地或易地安置。
  拆除与人民生活密切相关的、具有区域功能的服务性、事业性单位的房屋,应统一规划,就地或就近安置。


  第二十七条 从区位好的地段迁入区位差的地段的地段的,可适当增加安置面积,并免收增加面积的价款,增加的比例由市、县人民政府规定。


  第二十八条 设计安置用房时,应综合考虑需要安置的户数、户型、面积标准、使用功能等因素。


  第二十九条 下列被拆除房屋的使用人不予安置:
  (一)无房屋所有权证的房屋;
  (二)属于违章建筑的房屋;
  (三)无合法房屋租赁证件承租的房屋。


  第三十条 拆除住宅房屋,按照原使用面积安置。对按原使用面积安置确有困难的,可以在原使用面积的百分之十以内适当增加。


  第三十一条 被拆除房屋使用人自愿放弃或减少安置的,拆迁人应给予适当奖励。


  第三十二条 被拆除房屋使用人因拆迁而搬出的,由拆迁人一次性发给搬家补助费。因拆迁人的责任需再次搬迁的,追加相同标准的补助费。


  第三十三条 在规定的过渡期内,被拆除房屋使用人自行解决过渡房屋的,拆迁人应付给临时安置补助费。
  被拆除房屋使用人由所在单位解决过渡房屋的,临时安置补助费付给该单位。


  第三十四条 由拆迁人提供周转房,过渡期不超过18个月的,不付给临时安置补助费;过渡期超过18个月的,应按规定付给临时安置补助费;过渡期超过30个月的,拆迁人必须采取安置措施。


  第三十五条 拆除生产、营业用房的,拆迁人应帮助其维持临时生产或经营。拆迁人确有困难的,由拆迁人按被拆迁单位职工的基本工资,付给职工生活补助费;私营企业、个体工商户按当地同类工种平均工资付给从业人员补助费。从业人数以《营业执照》记载为准。

第五章 罚则





  第三十六条 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房屋拆迁主管部门给予警告、责令停止拆迁、限期纠正,并可对经营活动中的违法行为处以1万元以下的罚款;对非经营活动中的违法行为处以1000元以下的罚款:
  (一)未取得房屋拆迁许可证,擅自拆迁的;
  (二)委托未取得《房屋拆迁资格证书》的单位拆迁的;
  (三)擅自提高或降低补偿安置标准,扩大或缩小补偿安置范围的。


  第三十七条 未按房屋拆迁许可证规定,擅自扩大或缩小拆迁范围的,由房屋拆迁主管部门予以警告、限期纠正,可并处500元以上1000元以下的罚款。


  第三十八条 拆迁人无正当理由超过规定拆迁期限或擅自延长过渡期限的,由房屋拆迁主管部门予以警告,并按下列规定处以罚款:
  (一)对经营活动中的违法行为,有违法所得的,处以3万元以下的罚款;没有违法所得的,处以1万元以下的罚款;
  (二)对非经营活动中的违法行为,处以1000元以下的罚款。


  第三十九条 被拆迁人违反拆迁协议,逾期拒绝腾退周转房的,由房屋拆迁主管部门责令限期退还,并可处以1000元以下的罚款。


  第四十条 房屋拆迁主管部门执行罚款时,应出具省财政部门统一印制的收据,罚款全部上缴同级财政。


  第四十一条 违反本细则规定,应当给予治安管理处罚的,由公安机关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的规定处罚;构成犯罪的,由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六章 附则




  第四十二条 外商投资成片经营开发土地的拆迁问题另行规定。


  第四十三条 本细则省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负责解释。


  第四十四条 本细则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关于印发《绍兴市外来劳动力管理暂行规定》的通知

浙江省绍兴市人民政府


关于印发《绍兴市外来劳动力管理暂行规定》的通知
绍市府发[1996]186号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
  现印发《绍兴市外来劳动力管理暂行规定》,请按照执行。

绍兴市人民政府
一九九六年十二月十七日

绍兴市外来劳动力管理暂行规定


  第一条 为加强对外来劳动力的管理,保障用人单位和外业劳动者的合法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劳动部《农村劳动力跨省流动就业管理暂行规定》等法律、法规和规章的规定,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本规定所称的外来劳动力,是指户粮关系不在绍兴市区而进入市区的务工者。
  第三条 凡绍兴市区范围内的企业、个体经济组织以及机关、部队、社会团体事业组织(以下简称用人单位)需招用外来劳动力的,适用本规定。
  第四条 用人单位招用劳动力必须遵循“先本地、后外地、先城镇、后农村”的原则。确需使用外来劳动力的单位,应事先向劳动行政部门提出申请,说明招工理由、人数、工种和招工地区,经核准后,方可跨地区、跨省招用外来劳动力。
  第五条 绍兴市劳动局是市人民政府负责全市外来劳动力综合管理的行政主管部门,具体实施对外来劳动力的招用管理和监督检查。
  公安、工商、城建、效能、卫生、计划生育、财政、物价等有关部门应按各自的职责配合劳动部门,做好外来劳动力的招用管理工作。
  第六条 劳动部门的主要职责是:
  (一)对外来劳动力进入市区务工实行统一管理;
  (二)负责办理用工手续,实施就业证制度;
  (三)负责实施用工监察制度,指导、监督用人单位和个人签订、履行劳动合同,处理劳动争议,保障用人单位和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四)负责会同有关部门对外来劳动者在工作期间发生的工伤、工亡事故进行调查处理。
  第七条 外来劳动力在本市务工的,应当下列条件:
  (一)年满16周岁,身体健康,能适应本岗位工作。从事繁重体力劳动和接触有毒有害物质的,必须年满18周岁以上;
  (二)持有户籍所在地县以上就业管理服务机构签发的《外出人员就业登记卡》、居民身份证及暂住地公安机关签发的暂住证;城镇户籍的,还须持有本人失业证;
  (三)18至49周岁的女性和49周岁以下的已婚男性应持有户籍所在地乡(镇)人民政府或街道办事处签发的《计划生育情况证明》;
  (四)从事特种作业的应持有特种作业操作证;
  (五)自觉接受安全生产知识教育,从事技术工种的劳动者,上岗前必须按规定经过培训。
  第八条 用人单位应统一向外来劳动力暂住地派出所申报外来劳动力暂住户口,并凭《外出人员就业登记卡》、《身份证》或《暂住证》,集中到就业管理服务机构领取《就业证》。
  《就业证》实行年检制度,有效期内的证件每年由发证单位进行年检,证件无年检记录的自动失效。
  用人单位不得招用尚未与其他单位解除劳动关系的外来劳动力。
  第九条 使用农村劳动力的单位必须按规定交纳农村劳动力使用调节费。用人单位应与劳动者签定劳动合同,明确双方的权利,义务和违约责任,并办理劳动合同鉴证手续。
  第十条 外来劳动者的工资待遇,由用人单位与劳动者本人协商确定。外来劳动者在法定工作时间内提供正常劳动的,其工资不得低于我市最低工资标准。
  第十一条 用人单位使用期限为3个月以上的城镇劳动力和1年以上的农民合同工,应当实行社会养老保险制度。
  第十二条 外来劳动者在合同期内因工负伤或因工死亡的,其待遇按照绍市劳(1996)81号、(1995)6号文件有关规定执行。
  第十三条 用人单位必须依法落实外来劳动者的劳动保护措施,注意改善外来务工人员的劳动条件,按规定发放劳动保护用品和保健津贴。
  第十四条 禁止播放、刊印、张贴未经劳动行政部门审核批准的招用外来劳动力的广告。
  第十五条 凡按规定限制招(聘)用外来劳动力的行业和工种,用人单位经批准招(聘)用外来劳动力的,必须同时安置本市区劳动力,其安置人数的比例一般不得低于招用外来劳动力总数的30%至50%。
  第十六条 劳动行政管理部门对有下列行为之一的,按如下规定进行处理:
  (一)用人单位招用未满16周岁的人员从事生产劳动的,按国务院《禁止使用童工规定》和《浙江省禁止使用童工实施细则》的规定进行处罚;
  (二)企事业单位和个体生产经营者安排年满16周岁不满18周岁的人员从事繁重体力劳动或接触有毒、有害物质的,除责令改正外,每安排1名处以500元至1000元的罚款;
  (三)对未办理审批手续,擅自招用外来劳动力的用人单位,责令限期补办有关手续或予以清退;
  (四)用人单位无故不缴纳社会保险费的,责令其限期缴纳,逾期的,除责令其补交外,每日加收所欠款额2‰的滞纳金,该项收入并入社会保险基金;
  (五)对违反本规定的直接责任者,提请有关部门给予行政处分。
  第十七条 用人单位无理阻挠劳动行政部门及其劳动监察人员行使监督检查权,或者打击报复举报人员的,处以1000元以下罚款。
  第十八条 被处罚的用人单位缴付所罚款项,应从税后留利中支付,不得摊入成本或列入营业外支出。
  第十九条 劳动行政部门工作人员应秉公执法,对违法失职,徇私舞弊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视其情节轻重给予行政处分;触犯刑律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二十条 各县(市)城镇用人单位招用外来劳动力的,可参照本规定执行。
  第二十一条 本规定自公布之日起施行。1989年12月15日市政府发布的《关于加强市区社会劳动力管理的暂行办法》同时废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