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渤海对虾资源保护增殖基金的征收及使用管理的规定

作者:法律资料网 时间:2024-06-28 14:32:58   浏览:8356   来源:法律资料网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黄渤海对虾资源保护增殖基金的征收及使用管理的规定

农牧渔业部 财政部


黄渤海对虾资源保护增殖基金的征收及使用管理的规定

(一九八五年十月八日农牧渔业部、财政部发布)

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发(1985)5号“关于放宽政策、加速发展水产业的指示”精神,对虾由全额收购改为三类产品,不统购,价格放开。因此,对一九八三年农牧渔业部、财政部共同颁发的“渤海区对虾资源保护增殖基金的征收及使用试行办法”(以下简称《基金》)修订如下:
一、《基金》的征收
(一)征收范围。凡秋冬汛(即从开捕期至12月31日)从事黄渤海对虾捕捞的单位(含个体船),均应按本规定缴纳对虾资源保护增殖基金。
(二)征收数额的确定,要按照多捕多缴,少捕少缴的原则,参考市场价格,以前三年秋汛对虾平均产量和当年预报总产量及总产值的5%,确定年度征收《基金》数额。有关省、直辖市缴纳的具体数额,由黄渤海渔业指挥部根据上述精神办理。
(三)国营捕捞企业按实际捕虾产值的5%缴纳。
(四)有关省、直辖市水产、财政部门根据确定缴纳《基金》数额,按本地区实际情况,制定征收《基金》的具体标准和办法。确保征收数额的完成。
二、《基金》的使用范围和比例
(一)《基金》的使用,必须坚持取之于黄渤海,用之于黄渤海,增保互促,增加黄渤海对虾资源量、发展黄渤海渔业的原则。《基金》主要用于:
1.增殖放流,购买放流苗种和为开展黄渤海增殖所需的设施及试验补贴;
2.黄渤海对虾资源保护和渔政管理,购置必须配备的渔政管理工具和群众性渔政管理工作所需的工资补贴、办公、宣传等开支。
(二)《基金》的使用比例,用于对虾资源增殖放流和试验补贴经费,占《基金》总额的60%,由农牧渔业部或由其委托单位集中统一使用;用于对虾资源保护和渔政管理的补贴经费占《基金》总额的40%,其中3/4归渤海三省一市渔政部门留用,其余1/4统一调剂使用。
(三)黄海北部、山东半岛南部和海州湾渔场的对虾资源保护增殖基金,由有关省自行征收,并用于该地区海域的对虾资源管理和增殖。
三、《基金》管理
(一)《基金》按预算外资金管理,专户存储、专款专用。收征《基金》的各级水产主管部门,需编制收征计划,使用项目支出预算和决算,逐级审查报有关省、直辖市水产局审查汇总,送黄渤海区渔业指挥部。各级编报部门在上报的同时抄送同级财政部门备查。黄渤海区渔业指挥部负责年度支出预算的综合平衡和年终决算的汇总报农牧渔业部审批后,抄送财政部备查。
(二)农牧渔业部委托黄渤海区渔业指挥部为《基金》的代收代管单位。有关省、市征集的《基金》除留用部分以外,在征齐基金后,一个月内汇缴黄渤海渔业指挥部。
(三)有关省、市按规定留用的《基金》,自行制定具体管理办法。报送黄渤海区渔业指挥部的同时,抄同级财政部门、农牧渔业部、财政部备查。
(四)为了管好用好此项《基金》,各级财政部门对《基金》使用情况,要进行监督、检查,发现违反财政制度的开支,有权将《基金》冻结,报财政部、农牧渔业部研究处理。
四、附 则
本规定从1985年开始执行,原《渤海区对虾资源保护增殖基金的征收及使用试行办法》同时废止。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汽车、船舶节能产品公布规则

交通部


汽车、船舶节能产品公布规则
1992年3月20日,交通部

第一条 为提高车、船能源利用率,应用、推广确有节能效果的车、船用节能产品(下称节能产品),防止和制止假冒伪劣节能产品,根据国务院《节约能源管理暂行规定》,国家计委《节约能源监测管理暂行规定》和交通部《交通行业能源利用监测管理暂行规定》,制定本规则。
第二条 本规则适用于:
(一)在用汽车、船舶节能产品的质量控制、检测和公布;
(二)节能船型、节能车型的认定、监测和公布。
第三条 交通部能源管理办公室(下称交通部能源办)负责组织实施本规则。
第四条 “交通部汽车运输行业能源利用监测中心”、“交通部水运行业能源利用监测中心”及其“武汉工作站”和交通部指定的其他监测机构(下称监测机构)是节能产品检验、试验、监测的实施单位。
第五条 监测机构依照有关国家标准、行业标准、技术标准、技术要求及《在用汽车节能产品试验评定方法》、《船舶用节能产品评定方法》,对节能产品的质量、节能效果进行检测,对节能产品生产企业的技术文件、管理水平、质量保证体系进行审查评定。
第六条 生产企业要求公布节能产品,应向交通部能源办提出申请,并附下列文件:
(一)产品证书、检测试验报告;
1.产品(技术)鉴定证书;
2.监测机构对被检产品所做的节能《检测报告》;
3.节能产品装车、装船、装机(装卸机械)的可靠性(生产性)试验报告;
4.其他应提供的检验、试验报告。
(二)技术文件:
1.产品的技术文件和图样;
2.企业生产工艺和全面质量管理文件;
3.产品标准;
4.标准化审查报告;
5.生产工艺文件资料;
6.试制总结报告;
7.产品使用说明书。
第七条 交通部能源办受理申请后,应组织专家小组对产品技术文件及检测、试验和监测结果进行评审。
第八条 对评审合格的节能产品,交通部能源办应自企业申请之日起六十日内向申请企业颁发该产品的“公布证书”,并分批向社会公布。
第九条 对经评审不合格的节能产品,交通部能源办应自企业申请之日起六十日内书面通知申请企业,不予公布。
第十条 申请方提出保密要求的,有关单位应予保密。
第十一条 取得证书的节能产品可以应用于在用汽车、船舶,并作为交通部节能优选推广项目的候选产品。
第十二条 取得证书的产品若改变设计、标准、工艺、技术参数、牌号、型号应重新办理申请公布手续。
第十三条 取得证书的产品转由其他企业生产、转入企业需另行办理申请公布手续。
第十四条 取得证书的产品须按GB2828—87《逐批检查计数抽样程序及程序表》进行抽样检测。检测结果纳入产品的“公布”档案,检测不合格的产品限期进行整顿,再行抽样检测,检测仍不合格者将撤消其证书,并予以公布。
第十五条 对伪造、涂改、转借、转让证书或检测报告的,将依法追究当事人的责任。
第十六条 申请公布应按规定交纳手续费。
第十七条 本规则由交通部负责解释。
第十八条 本规则自一九九二年六月一日起施行。


关于印发《全国妇联机关大楼办公用房使用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

全国妇联办公厅


妇厅字[2003]5号




关于印发《全国妇联机关大楼办公用房使用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

机关各部门:
为加强全国妇联国有资产管理,经研究,现制定《全国妇联机关大楼办公用房使用管理办法(试行)》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附件:全国妇联机关大楼办公用房使用管理办法(试行)


全国妇联办公厅
2003年5月23日


附件:
全国妇联机关大楼办公用房
使用管理办法(试行)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保证正常的工作秩序,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加强全国妇联资产管理并规范机关大楼办公用房的使用,针对我会所属单位使用机关大楼办公用房的情况,特制定本管理办法。
第二条 办公用房对外使用,是指机关各部门之外的单位使用机关大楼内的办公用房。
第三条 办公用房对内使用,是指机关各部门使用机关大楼内的办公用房。

第二章 办公用房对外使用管理

第四条 办公用房对外原则上只允许我会所属单位使用,如遇特殊情况,须经书记处主管办公厅的领导批准。使用单位不得擅自将办公用房转租。
第五条 用房单位须签定《使用房屋及后勤有偿服务协议》(以下简称《用房协议》)和《安全责任书》。
第六条 《用房协议》原则上两年签订1次。用房单位须提供相关的企业法人营业执照或事业法人证书等资料的复印件。
第七条 用房单位每年年初预交全年费用,房屋使用期限不足3个月的按3个月核收费用,超过3个月但不足半年的按半年核收费用。
第八条 中途退房者,须向办公厅资产处提出书面申请并经办公厅领导批准后,补充原《用房协议》并经《用房协议》中甲乙双方领导签字、盖章后方可生效(正式退房时间以交钥匙为准,钥匙需交到办公厅资产处)。
第九条 机关大楼办公用房对外使用的收费标准为:每年每间(自然间,即小间)3万元,如遇特殊情况,须经书记处主管办公厅的领导批准并明确收费标准。在使用办公用房期间, 电话费及室内灯、门窗等项目修理所需材料等费用由用房单位与机关服务中心另行核算。
第十条 办公厅资产处负责承办《用房协议》的起草、房屋管理费的核算、收费通知的发放及费用的催缴等工作。《用房协议》的正式签定须经办公厅领导审核并报书记处主管办公厅的领导批准,盖厅章及使用单位公章后方可生效。
第十一条 使用单位在收到缴款通知及费用《明细表》后,应按照通知要求的期限持缴款通知及费用《明细表》及时到办公厅财务处缴纳房屋管理费。
第十二条 办公厅财务处负责根据缴款通知及费用《明细表》收缴费用,于每年3月31日前填写《机关大楼办公用房管理费用收缴情况反馈表》(见附件1),将费用收缴情况反馈给办公厅资产处,资产处据此核算各单位欠款情况并进行催缴。
第十三条 如原《用房协议》到期续签,或双方提出修改原合同条款时(不含中途退房的情况),须由办公厅资产处起草,经厅领导审核同意后报书记处主管办公厅的领导批准。
第十四条 《用房协议》一式3份,办公用房使用单位、办公厅资产处、办公厅财务处各1份。
具体操作详见《办公用房对外使用管理工作流程图》 (见附件2)。

第三章 办公用房对内使用管理

第十五条 机关各部门办公室的使用、调整及分配,由办公厅资产处根据领导批示和要求,结合各部门的实际情况提出方案,经办公厅领导同意并报书记处主管办公厅的领导批准后实施。
第十六条 各部门未经批准,不得擅自改变房屋结构(如打隔断、装空调等)或将办公用房自行调换、 出租、外借和挪作它用。

第四章 其 他

第十七条 用房单位按有关规定承担安全责任,每年需与办公厅人保处签定《安全责任书》。
第十八条 本管理办法不包含机关车库和机动车停放车位的使用。用房单位需使用停车位的,参照办公厅有关规定执行。
第十九条 办公大楼(包括多功能厅)的物业管理由机关服务中心负责(机关大楼物业管理办法委托机关服务中心另行制定)。

附件:1、机关大楼办公用房管理费用收缴情况反馈表
2、办公用房对外使用管理工作流程图